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我对跟历史有关系的书都很有兴趣,所以一看到这个书名就被吸引住了,觉得这是一本简短的、关于人类有记载历史的书。太好了,花费较短的时间就能满足我对“所有”历史的好奇心。

可是一开篇就有点颠覆我从书名得来的印象,作者这样欢迎读者——你能“存在”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从原子层面上看,组成你对它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你再想想这有多神奇和幸运,在38亿年长的时间里,你的前辈们有足够好的运气生存下来,在进入有性繁殖的时代后一代一代都有足够的魅力找到对象,生生不息,最终有了你……

作者 Bill Bryson 并不是科学家。他只不过是从小时候看到地球的圈层构造图,就好奇——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地球内部那么高温度,为什么不会融化其它部分?于是他花了三年时间,去读相关的文献杂志,探访相关学科的科学家、研究人员,结果比这个话题延伸得更广,最终的这本著作囊括了“万物”。

以宏观的角度,Bill Bryson 从宇宙起源开始谈起,讲了人们怎么测量地球的大小、质量,怎么观测超新星,怎么知道地球的三层结构,为什么会有地震、火山喷发,这些灾难怎么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和生命的进程。同时此书也有不少章节讲人类如何不断探索越来越小的微观世界,如何发现原子的结构,如何找到更小的粒子,在人们普遍认为物理学不能再有作为的时候,又有了深奥的量子物理。辐射,DNA 等发现,又让科学家们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化石、骨头的年龄,推断生命的历史。

让这本书与众不同、有意思的是,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这些事实(或者说,越来越接近真相的猜测推理)。作者更多地讲了最近几个世纪以来物理,化学,地质,考古,解剖等各种科学的发展,由于这些发展而得到的对于宇宙、星系、地球、生命、人类历史的更精确的推断,并且穿插了许多科学界、著名科学家的轶事。作为一个作家,他非常擅长用通俗的文字来解释深奥的科学原理,经常打一些比方让读者对一些超大或超小的距离、速度、时间概念有个感性的认识。

正如作者在书中打的比方,如果将地球的45亿年历史压缩成24小时,那么人类在还差一分十七秒就到午夜的时候才出现。人类的这一分十七秒,在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这本书中有更详细、同样有意思的解读。至于最近几千年来的国家兴亡、改朝换代,这些有记载的历史,只不过一秒钟而已,这本书根本无暇顾及。

那人的一生呢,真的只是一瞬。你可以翻开这本书,跟随 Bill Bryson 上天入地穿梭时空,体验我们走到今天所经历的惊险之旅。


附记此书提到的科学作家及其作品:

Comments

One response to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1. […]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