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qingbo

  • 2010年没了

    看了看Google Reader,大家都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往窗外一看,北京的黄昏,刮着狂风,窗外有一些惨淡的灯光,2010年就这么没了!随大溜总结和展望是有点俗,不过还是写几句吧。

    我是个不容易满足的人,在村里觉得村子不好,在县城觉得县城不好,去合肥上学觉得合肥垃圾,来了北京觉得北京垃圾。不过现在北京真的是垃圾了,没人反对我这么说吧?虽然在“北国”,北京算个比较整洁的垃圾坑。入冬后有一阵子天天是晴天可是看不见太阳,新闻却说十几五的减排目标提前完成了,于是我怀疑给我配眼镜的做了手脚,给我配了个太阳镜。另外为了解决拥堵,又一高招出来了──限制买车。我打赌2011年北京会堵得更厉害,堵得喘不过气来,堵死。

    我在2011年,只办三件事──赚钱,赚钱,还是TMD赚钱!顺便寻找人生的下一站,虽然在那儿我依旧不会满意。

  • 亚马逊Kindle 3优点与缺点

    Kindle 3用了有一段时间了,讲讲它的优点与缺点:

    亚马逊Kindle 3之优点

    • 逼真的纸质效果。如果在电脑或iPad上看书,过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但是kindle的效果几乎跟纸质书籍一样。

    • 容易获取英文原版书籍。一部分英文书可以获得影印版(这些多是经典的计算机书籍),国内的售价相对国外原版相当便宜。但是大部分书是没有影印版的,尤其是文学、历史方面的。买国外的纸版的话,不说售价,运费就很高。

    • Kindle内置辞典,遇见生词可以随时查询(默认的词典是英英,但是可以自己传字典上去)。跟上一条一起,Kindle就是个学英语的好工具。以前总是想有个带摄像头的电子辞典,遇到生词扫一下就出来解释了。有道的手机词典号称有此功能,不过太鸡肋了,累死你也取不对一个词,试过的都知道。现在,纸质书与电脑的屏幕取词功能完美结合了!

    • 书签,评注,高亮。每次重新打开一本书,Kindle自然会翻到你上次读到的地方。也可以自己创建书签,在某个地方加批注,选择一段话高亮。如果有网络,还可以把选中的内容和心得一起分享到Facebook/twitter(当然最好是3G了,你明白)。

    • 如果书中有链接,可以直接点击打开在 Kindle 的浏览器中看。虽然浏览器只是 experimental, 也可以凑合用了。尤其是菜单中还有 “Article Mode” 选项,选择以后就像看报纸一样,很舒服。而且 3G 版本还是终身免费的 3G,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 超轻。我刚买一本不到700页的纸质很薄的书(16开本),重量是 1.1KG, 端起来看可是体力活。而 Kindle 3 的 3G 版本也只有不到 250 克!加入一本 700 页的书,会增加多少重量?据说存储器的重量会随存储信息的多少而变化?

    亚马逊Kindle 3之缺点

    • Kindle版本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同一本书纸质的很好,但是同一家出版社做出的Kindle版本可能问题很大,而且同一本书可能有很多人在做Kindle版本。Amazon会把同一本书的纸质版本和Kindle版本的评论放在一起,所以你在看一个Kindle版本页面下面的评论时,大部分也都是对纸质版本做的评论。如果在里面能找到几条针对Kindle版本的,很大的可能会发现与其它评论的调子完全不一样,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openlibrary.org的书,我试了一本The Wealth of Nations,发现是OCR的结果,很恶心。当然收费的Kindle书籍也可以免费试试Sample.

    • Kindle的做工,还不是特别精细,尤其如果跟iPad比的话。我的是Kindle 3,第一天就注意到有时候会啪啪响,第二天发现外壳跟屏幕粘合的地方翘起来了,捏一下就会粘上,但是松开后它会慢慢翘起来,和屏幕分开的瞬间就会有啪的一声。[Update 2011-04-06] 最近发现屏幕下面两个角处的黑色塑料已经开裂,暂时还没影响。

    • 不支持脚注。因为Kindle有不同的尺寸并且字体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大小,所以做电子书的人不知道什么地方会翻页,如果有脚注,只能按照原书的位置去排版这些脚注。一般情况下,6寸的Kindle每页显示的文字比纸质书的一页要少得多,于是看到有脚注数字,得往后翻几页才能看到,看完后又需要返回来,比较麻烦。难道Kindle没有一个很酷的脚注功能吗?比如光标移动上去就显示脚注,像辞典一样?

    • 中文内容太少。Amazon.com是根本没有中文的,国内做中文电子书因为没有利益可图,全靠某些好人的热情。希望将来Kindle正式在国内运营了情况可以有些改变,如果有书以Kindle格式发行,我很愿意花钱。

    • 中文字体太差。Kindle默认的中文字体设计有很大缺陷,很多字能明显看出字体结构不匀称,看起来比较丑陋。有朋友说它文字的大小也不一致,一行文字放在那儿参差不齐的,我仔细看了一下,是有这么点情况……

    • 英文书籍有些还是很贵的。有些刚刚出版的书,它的售价很大一部分可能都是版权费用,Kindle版本便宜很少,比如纸质的140多美金,Kindle的就卖130多,没有任何优势。或者是出版社故意用这种价格策略保证纸质书籍的销量。不过在中国,这个好像对大部分人不是问题。

    总之用了这一段时间,我非常喜欢我的Kindle,并且忽悠旁边的朋友们也买。我也有iPad,不过现在看花钱买iPad完全是浪费──不仅浪费了钱,还浪费时间,可能是我自制力太差吧,我打开iPad就只知道它能打游戏,不知道能干什么正事……而Kindle让我读书的时间增多了。最近我就在Kindle上看了一本英文的富兰克林自传,由于有词典随时可以查询,读起来比读纸质书籍方便多了,也更容易读下去。

  • Amazon Kindle EDM的失误

    Amazon经常基于客户在它网站上浏览的行为通过EDM推荐客户可能想要的产品。大部分时候还比较准,虽然大量的广告有点过分。

    不过今天它犯了个错误。我预订了一个3G Kindle 3正在等待收货,可是收到了Amazon的一封邮件,标题为“Amazon.com: The All-New Kindle, Only $139”。邮件内容很醒目地写着:Kindle – #1 Bestselling, #1 Most-Wished-For, #1 Most-Gifted Product on Amazon. Only $139.

    我觉得Amazon的推荐系统一定也会在意客户买过的产品,这个问题可能是不同系统之间数据延迟导致的吧。

  • 信用卡积分都是浮云

    刚开始申请信用卡的时候并没有在意积分,不过前阵子申请招行一张金卡的时候,就考虑了一下,选择了携程卡。我以为只要消费就可以得携程积分的,可是这想法显然太天真——只有在携程购买产品才可以累积携程积分。于是我觉得这基本上没什么用,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从来没有在携程买过任何东西。

    后来我就想申请个国航知音卡吧,消费那么多,能换个机票也还不错。于是前几天,招行国航知音信用卡到手,我就打电话注销携程卡,不过客服说好几千的信用卡积分(非携程积分)还没用,劝我兑换了积分再注销。这时我算了一下发现我想靠国航信用卡消费换机票就是个白痴——换一张从北京到深圳的机票大概需要消费30万人民币以上。而且国航卡不累积招行积分。

    看来信用卡积分都是浮云,相对来说银行提供的积分换礼品已经算不错了。携程卡跟普通卡一样累积招行积分,偶尔还能多点携程积分,何乐而不为?过阵子把国航卡销户了。

  • GoDaddy 7折域名(包括续费)

    每次域名快到期前好几个月,GoDaddy就开始不停地发邮件通知,当然这通知只是附加在平时就连绵不断的广告邮件中。不过只要你沉住气慢慢等,在这几个月里肯定能等到比较低的折扣。折扣天天有,不过经常有附加条件。这次我就等到了一个条件很宽松的coupon

    Register or renew as many .COM, .NET or .ORG domain names as you want for 30% OFF

    This domain sale is over December 12, 2010 at midnight (Mountain Time)

    优惠码: gda1135b

  • iPad 与 Kindle

    我并不是要比较这两样东西……发生了两件事:

    iPad 在 TJ Maxx 和 Marshalls 以 $399 的价格出售,比一般的价格低了 $100! 这有没有预示着什么?不管它预示着什么,我反正比较郁闷,感觉损失了100美金。那些囤了货的水货商现在又是什么心情?

    Amazon 上的 Kindle 电子书现在可以当礼物送人了。以前把一个电子书加入 wish list 的时候,总是提示目前不支持购买电子书送人,正在努力使之成为可能……现在终于好了。不过似乎对我没什么太大意义,虽然我有一个长长的 list – Kindle Books Wanted by Qingbo

  • Twitter AJAX URL中的感叹号

    前几天看Twitter上有人在讨论Twitter AJAX更新时URL里的感叹号是怎么回事,例如

    http://twitter.com/#!/qingbo

    好像没有什么结果。正好前几天在PubCon上,Matt Cutts的super session里提到了这个,原来是Google为Ajax crawl设定的标准,没想到后来Facebook和Twitter都采用了这种规范。Googlebot看到上面的那个URL,它实际上就会去crawl另外一个URL:

    http://twitter.com/?escaped_fragment=/qingbo

    具体请看Google的”Making AJAX Applications Crawlable

  • 美国短期出差使用电话

    最简单的是用 skype 或者 google voice 了,不过接电话不方便,有人有急事找的话不行。

    移动的全球通可以开通国际漫游,但是如果没有三个月无欠费的记录,需要预存1000元。我有个担忧就是垃圾短信无数,漫游收短信好像是要钱的?还有昂贵的数据漫游费用,如果手机有定时上网更新数据的程序忘记关掉就惨了。

    我来了以后去 T-mobile 的商店里去问,得知正好第二天会有一个带 data 的 pre-paid plan 出来。于是我就等了一天,发现这个 plan 还是比较合适的,加上 SIM 卡激活、税等费用一共40美金多点,一个月1500分钟(短信一条相当于一分钟,接国际电话也只占用分钟数),30M数据流量。通话1500分钟是绰绰有余了,30M的流量正好偶尔用一下 Google Maps, 正适合我这样初来乍到的。

    用了几天发现美国也是有不少垃圾短信,大多是假装熟人问候的。

  • 来到美国

    来之前非常兴奋,非常期待。在芝加哥入关,之后到波士顿的路上靠近窗户,看到外面一路全是水,要么就是巨大的湖,要么就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小湖,空气非常清澈,看得清清楚楚,云彩像一撮一撮的棉花浮在中间。快到东部的时候开始看见大片的红叶,后来发现波士顿周围也是。

    入住酒店之后开始出来逛,比较窄的路上全部都是车,而且排量普遍比较大,大多是粗实的SUV,偶尔过来一辆悍马也完全显不出大来。车辆看到有人想过马路就会主动停下,有车想从旁边上路也在那儿等空,不过有时路上的车会主动停下让他上去,上路的时候就猛加速,避免拖慢整条道路的速度。我们坐同事的车,他开车的时候加速之猛在国内就很少见,发动机嗡嗡响。当然了,大部分人都比较守规矩,偶尔也会遇到素质不太好的。

    转了一圈,连个买拖鞋、牙膏的地方都没找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心情开始低落,加上时差导致很累,情绪很沮丧……后来在前台问在哪儿买,原来他们也有一次性的东西,就是不主动提供。之后同事带我们出去,最近的mall、walmart大概在十公里远,我们住的地方大小也算个城市啊,看来在美国没有车活不下去啊。过了几天,到现在慢慢能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正是深秋,周围都是红叶,空气特别好,能见度很高,日落很美,国内从来没有看到这样清楚的地平线……美国人不在乎节能,车排量很大,油很便宜,我们住的酒店电路不会需要插卡开启。中国天天要限制排量空气却极差,看来空气不是汽车尾气污染的,能源也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了──用超载的汽车长途运煤?

    几张照片──

    公司房子很不起眼:

    TA office building

    波士顿港口,蓝天,大海,海鸥:

    波士顿港口

    上班要路过的Charles River. 河边的房子应该很不错吧……河右边是 reservation area:

    Charles River

  • Java 常量值修改后不起作用

    几个月之前,一位朋友很郁闷地找我,说 Java 做的网站调整了一个参数,本地测试没有问题,但是 commit 代码之后在服务器上 check out,就不起作用。

    我通过 svn 看了一下两个版本的差异,发现朋友修改的是一个 static final 的变量,情况就开始明了了。检查一下,使用该常量的地方是在另一个 Java 文件的另一个类中,因为该文件没有被修改,所以没有重新编译生成新的 .class 文件。而 Java 编译器编译的时候,是直接把常量的值编译进 byte code 里的,运行时不会再有变量引用。删除这个过时的 .class 文件重新编译,一切都正常了。

    Eclipse 使用的是自带的 Java 编译器,所以它编译的细节处理会跟 Sun 的(现在成 Oracle 了)有所区别。或者是因为 Eclipse 编译时是 Debug 的模式吧。

    对新手来说,一不小心掉进这个陷阱,可能花好久才能挣扎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