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Howard Zinn,身为一个美国人,把整个美国史一黑到底,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到现代,用事实揭露得体无完肤,连华盛顿、林肯这样公认的伟人也不留情面,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这本书我看得比较慢,记性也不好,以至于现在读完了,前面的都忘得差不多了。不过看到好多史实和案例的时候,不禁大呼黑得漂亮。同时也经常纳闷,为什么我国没有把它翻译过来做资本主义民主的反面教材呢?

印象比较深的一些:

  • 一天凌晨一个叫 Rodrigo 的水手最先看到了月光照在白沙上。最先发现陆地的人会得到每年一万西班牙金币的津贴,所以哥伦布声称他前一天晚上就看到了一点光亮。
  • 独立战争中,几乎所有的印第安部落都站在英国一边。英国跑了,印第安人还得继续打。美国政府一次次跟印第安人签订协议,把印第安人放在他们认为没用的土地上划清界限互不侵犯。但是随着人口增长或者发现资源,白人不停地向西扩张,最终通过欺骗或武力征服,印第安人基本没有地盘了。
  • 越南战争,美军在越南领土投下 700 万吨炸弹,几乎平均每个越南人 500 磅。这个数字是二战在欧洲和亚洲投下的炸弹总和的两倍多。另外他们在麻省那么大的一个区域投下一种毒药,灭绝一切植物。这种毒药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胎儿缺陷。
  • 美国跟巴拿马签了个条约。美国每年付给巴拿马 230 万美元使用运河,并在该区域维护 14 个军事基地。美国的公司每年节省 15 亿美元的运输费用,美国政府收取 1.5 亿美元的通行费。
  • 有报道说萨尔瓦多政府(美国扶持)在数个村庄屠杀了农民,第二天里根总统“证实”萨尔瓦多政府在人权方面取得了进步。背景:国会对萨尔瓦多不断发生的屠杀很恼火,要求在给予萨尔瓦多任何进一步援助之前,总统必须证实(certify)其人权正在改善。
  • 90 年代初,西海岸数百 Food Not Bomb 组织的人,因为给穷人发放免费食物的时候没有执照而一次又一次被逮捕。

看到大约 90% (Kindle 进度)的时候,发现作者讲述美国 89 年侵略巴拿马,炸死数千平民,引述某人的话,把这个事件跟半年前中国发生的那件事做比较了。那时我以为这就是这本书没有引进国内的原因了。

但是最后一章作者开始作总结并阐述他的愿景,这才是精华部分。现在是 1% 的富人控制三分之一的财富,他们利用此优势通过巧妙的财富和权利分配,让 99% 的人再分出阶层,让他们之间有矛盾(比如收中产阶级的税给穷人福利,让中产阶级又恨穷人,又瞧不起穷人),有斗争,从而保持社会体系的稳定。这 99% 的人实际上是那 1% 富人和他们所创造的系统的卫士,作者想号召这些人,吸取这几百年前辈们斗争和运动的经验,一点一点从身边改善,也许慢慢能建立一个真正包容、和谐的社会。

如作者总结的,这是一部政府的不光彩历史,一部人民反抗运动的可敬历史。作者也承认这本书是有偏向的,但是大部分历史书都偏向了另一方。你可以说他激进,不和谐,过于理想主义,但是美国正是由于有不少这样的人存在并抗争,才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一个状态。

以前也看过几本讲美国的书。最早看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书写得还不错,但是看多了有点腻——美国就是个几乎完美的国家,至于瑕疵,那是为完美作出的必要的牺牲。最近粗略看了一下清朝外交官伍廷芳写的《美国人的气质:美国何以如此繁荣》,他是大外交官,估计接触的也是美国上层社会。有时候我真想能够像林达那样,陶醉在什么里面,但是不知道我这是什么怪性格,看什么东西都要翻来翻去,翻出它不好的一面,且以此为乐。以发现别人的阴暗为乐,我是不是太阴暗了呢?说好听点,这大概就是“兼听则明”吧。

对了,我也看了几眼《光荣与梦想,但这书也太长了。我就记得罗斯福还是哪个总统任上的时候,资本家在矿井上架着机关枪逼工人干活防止罢工,全国老兵到华盛顿上访,一位著名将军出动了部队和坦克,打死不少老兵,把人家住的窝棚都给烧了。

总之,非常推荐这本书。最近发现基于此书的一部纪录片 – The People Speak 已经于 2009 年上映。作者又有一本新书 A Young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umbus to the War on Terror 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了:《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