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qingbo

  • OpenID, 信赖哪个 Provider?

    OpenID 的概念确实非常好,正如它网站首页的大幅标语:

    Can’t remember your passwords? Tired of filling out registration forms?
    OpenID is a safe, faster, and easier way to log in to web sites.

    我曾经在 myOpenID 注册了一个帐号,然后在原来的 qingbo.org 首页加入了 delegate 之类的 meta 标签,后来也没怎么用过。

    知道最近想修改 twitterfeed 上的自动发布选项时,才发现发布我 feed 的帐号用的是 OpenID…… 这可郁闷了,此时我的 qingbo.org 首页已经 301 redirect 到 qingbo.net 了。终于有一天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消了重定向、登录进 twitterfeed (期间密码输入错误许多次)、然后又恢复了重定向。进了 twitterfeed 的帐户,我马上删除了里面所有的 feed,退出后重新注册了一个帐号── twitterfeed 当初是只能用 OpenID 登录的,但现在加上自己的注册功能了。

    由于 OpenID 还没有普及到一定程度,造成我注册了一个 OpenID 却忘记了密码。普及程度不够还造成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对于像以前的 twitterfeed 一样只提供 OpenID 登录的站点来说,会阻挡一部分不太愿意跑到别处注册一个 ID 的人。不过随着现在 Google, Yahoo! 等纷纷提供 OpenID 服务,这个问题好多了,大部分人都会有 Google, Yahoo! 的帐号。有 Google 帐号,即使不把它做 OpenID 用,你还可以使用 Google 数不清的优秀服务,而注册一个“专门提供 ID”而没有任何实际服务的比如 myOpenID 帐号,过阵子不用就会像我一样忘掉了。

    可能不少用 OpenID 的喜欢使用自己的域名。但是自己的域名就很可靠吗?cn 域名前途未卜,我们也看到国内某些知名网站的悲惨遭遇。即使在国外,也不时发生域名被盗的事情。像我这样,用某域名做了 OpenID,可是后来却对它作了 301 redirect,就只能怪自己了,不过还好自己有控制权。

    综上,因为使用 Google 的服务较多,我还是信赖 Google 作为我的 OpenID Provider,可靠且不会忘记密码. Stack Overflow 到现在也只提供 OpenID 登录,我使用的就是我的 Google 帐号。

    我实际上没有仔细看过 OpenID 的 spec,以上如有错误,请不吝赐教。

  • Mac 还是缺中文输入法

    中文显然不适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这句话恐怕会引来不少争论,幸好现在我 blog 收视率很低。许多人在 Linux 面前退却的原因,可能就是系统不能很容易地支持中文,或者不能很容易地配置好中文输入。这问题最近几年在“多方努力”下,应该是比五年前好多了。曾经有“汉语编程”的闹剧,不知道有没有大学开了专业课,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不知道汉编的认证有没有人买到。现在又爆出了“汉办”的惊天丑闻,怎么这么多笑话都扯上“汉”啊……

    扯远了。开始使用 Mac 以后,我买了个 QIM 的 license. 买的时候就知道有 FIT 了,不过觉得收费的肯定是比免费的要好,就从来没有试过 FIT. 直到前几天在 twitter 上抱怨 Mac 输入法也没有个像 Windows 上的一样好的,有两位朋友就推荐我用 FIT,于是下载安装了。使用了一天多,反正没感觉比 QIM 差,至少响应速度是明显快了。词库方面也还不错,倒是 QIM 的词库的排序经常让我感觉很蹊跷。

    FIT 的原作者已经停止更新,最近的发布都是由 tianyu263 完成的。

    更酷的是 tianyu263 还制作了一个基于 sogou 云输入法的 Mac 输入法,只可惜在我的系统上无法使用。我倒腾了一番,推测是因为只能在 10.6 的 OS 中运行,而我还在 10.5 时代。

    如果我们的网络接入足够好,我觉得云输入法就真的可以解决问题了,不过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的网络接入又贵又慢。

    总有一天搜狗或者腾讯或者 Google 会推出 Mac 输入法,最先推出的肯定占得先机。也许是现在 Mac 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不值得他们考虑。但是 Google 最近推出日文输入法的时候,除了 Windows 版本,还同步推出了 Mac 版本,中文输入法也快了吧。

    输入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使用它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Windows 上的主流拼音输入法已经差不多这样了。但是 Mac 上的可就差太远了,虽然很难说出具体差在什么地方。

    竞争可能会使 QIM 的利益受损,但是对广大 Mac 用户来说只有好处。有竞争才有进步,什么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强烈要求 Windows 平台的输入法们大举进攻 Mac.

  • 新网互联停止“网址转发(url forwarding)”功能

    域名在新网互联注册的朋友们需要注意一下,它已经停止网址转发(url forwarding)服务了。之前添加过网址转发记录的,只是在管理界面上有那么一条记录而已,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修改现有的或者新增 url 转发记录,它都会说“系统调整中,转发暂停”。

    我觉得这个提示可以归类为“通常令人费解的声明”。这个词是今天看到一篇翻译文章,原文中是 “usual confused statements”。我感觉这个词非常的精确、贴切,就是专门拿来形容无耻、无赖之人的声明的。

    作为一个国家顶级的域名注册商,新网互联在客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中断了客户已经在使用的服务,而且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中断的,新网互联网站公告里也看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当然,url 转发并不是域名注册商必须做的事,但是既然提供了,就有许多客户将自己的 business 依赖于你的这个服务上,结果就这么不声不响停掉了。我也是最近去修改一条记录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

    遇到这样的事,当然很想换一家注册商了。但是我相信更多被新网互联折磨的受害者是想从它那儿转出域名的客户。由于国内多数公司的短见、鼠目寸光,他们留住客户的最重要手段就是为客户的离开设置重重障碍,甚至收取额外的费用。

    虽然可能新网互联遇到了什么“不可抗拒”因素,但是我还是建议:

    1. 正要注册域名的新手,千万不要在国内注册,以免被国内的无良注册商套住。请搜索“域名如何转出”,即可知道从国内注册商转出域名有多么困难。国外注册域名一点也不贵,并且转出非常容易,不会有任何人给你设置障碍。
    2. 已经上当受骗的受害者请参考“到ICANN投诉万网Complaint范文”,投诉欺骗你的域名注册商(包括但不限于万网、新网互联)。

    希望这些基本的意识能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让上当的人越来越少。当然,我们更希望这些注册商能够弃恶从善,改头换面,重新做人,拿出优质的服务来吸引住客户。

  • 最新评论与站内搜索

    今天更新了一下网站的程序——其实这个初期阶段,我几乎有空就更新一下,呵呵。

    最新评论功能

    之前右侧 sidebar 一直是空的,既不美观,又浪费空间。于是首先加上了一个非常简单的 Latest comments 功能,别看简单,在显示哪些信息,怎么布局这些问题上,真是很伤脑筋,我还通过某搜索引擎的 cache 找到 blog 以前的最新评论功能布局参考了一番,到最后就出来这么个样子,凑合着看吧……

    功能一上线吓了自己一跳,这才没几天,已经有 spam 了!我这是自己写的程序,表单字段名也是很奇怪的,看来人肉 spammer 可真不少。可怜删除评论的功能我还没做,只好到数据库里直接删掉了。

    站内搜索功能以及……

    另外在 sidebar 的最上面,放了一个 google custom search 的框,这是利用 Google AJAX Search API 实现的。我这是在“顶风作案”啊,不过没办法,我不知道其它的搜索引擎有没有提供同样优秀的服务。至少百度目前还没有,并且对我的网站索引极其滞后(也许是不太重视技术方面的网站?),而 Google 提供了 ping 的 API,有更新后几分钟就可以被索引,因此 Google custom search 完全可以替代使用 WordPress 时候使用的自带站内搜索,而且质量更好。似乎雅虎也提供了类似的服务?我隐约记得有这么一件事,而且对雅虎来说是负面的,一位年轻有位的牛人离开了这个团队,让一个大家充满希望的项目变得前途黯淡。目前懒得去翻腾了,等什么时候 google 的真用不下去了,我再去研究。

    当然了,集成这么一个自定义搜索太小儿科了,我在后面做了更有趣的事。这并不算是个新的 idea,很多网站都已经有类似的实现,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用 google 的服务来实现这个想法。如果浏览者是从搜索引擎过来,比如从百度、google 搜索到我的网站点击过来的话,就会在右侧搜索框处看到类似下面图片的样子:

    integrated google custom search

    你可以自己用 google 搜索“url编码”,然后点击 qingbo.net 的结果试试。

    我感觉酷是次要的,对于依赖搜索引擎流量的网站来说,这无疑会增大用户继续浏览的几率,降低 bounce rate. 而且提供高度原创行、科学性的结果,对用户获取信息也是很大的帮助。

    目前该功能支持 google, baidu, soso, sougou, yahoo, bing, 几乎所有我能想到的搜索引擎,几乎所有常见的编码方式,尽管有些搜索引擎目前还没有过来流量……如发现 bug,请及时告知我,非常感谢!

  • 让别人看见你贴的 Flickr 图片

    上一篇文章“Flickr 被封,图片不显示的解决办法”说到如何访问 Flickr,但是只有自己能看见也不是太好,在 blog 贴图之后,访问者的系统如果没有像上文中说的修改 hosts 文件,一样还是看不见图片。除非是私密的照片,别人看不见,分享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别着急,还是研究 Flickr test page,很容易发现玄机,能显示的用的是不同的域名。上文只是把原来的域名指向这两个 ac4.* 的新 IP 而已。

    因此解决办法很简单,只要贴图的时候把 http://farmX.* 改成 http://ac4.farmX.* 就可以了。

    我也更新了一下 Flickr markdown code 这个 Greasemonkey 脚本,它会自动将 Markdown 代码中的链接加上 “ac4″,同时也顺便把 HTML 代码以及原始链接两个框改好了,所以如果你懒得每次手动改,即使不用 Markdown,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个脚本 🙂 当然按此方法重新写一个也很简单了。

  • Flickr 被封,图片不显示的解决办法

    最近几天 Flickr 新上传的图片又不显示了,只有红叉叉。我们都知道,它被封掉是好心人为了保护我们,免受很黄很暴力的、让人心神不宁的、导致本来能考重点大学的我们最终只能上个专科的不良信息的侵扰。

    但是我们也要学习西方列强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被封掉的是 farm3 和 farm5 两个集群。Flickr 提供了一个测试页面可以方便地查看网络状况,非常贴心:

    Flickr test page

    一般人看到这个页面,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吧?还是不懂的话,在 hosts 文件里加入下面两行 (不会改 hosts 的,上 google 或者 baidu 搜,一大堆一大堆的教程):

    76.13.18.78 farm3.static.flickr.com
    76.13.18.79 farm5.static.flickr.com

    说明

    • Access Flickr! 扩展现在是无效的,不知道作者近期是否会更新,另外我们也没必要使用扩展中那么复杂的机制。
    • 找到访问方法之后,我很犹豫要不要公开……因为公开了很有可能又被封掉。但是如果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上去,那跟被封基本上没什么差别。等这个方法失效了,自然会有新的。
  • 百度/谷歌与突发负面新闻 (SEM)

    Flickr markdown Greasemonkey 脚本写好了,我要开始贴图了!

    本次是从百度和 Google 上弄下来的几张截图(大约一个月前的),分别是搜索“石家庄砸酒店”和“宾馆内藏摸吧”这两个词的结果页面:

    Google:

    Google
    Google

    Baidu:

    baidu 石家庄砸酒店
    baidu

    这两件事都是网上突然出现的热点。“石家庄砸酒店”虽然是几年前的事了,不过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又火了一阵。可以参考它的百度指数

    不需点大图就可以看到谷歌的结果页面右侧是空的,而百度显示了许多广告。这两个词是前一段时间两个典型的负面新闻,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在这种关键词上投放广告吧?做 SEM 的人肯定知道加否定关键词,不过这种“摸吧”事件,发生之前大概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据我的观察,Google 的搜索结果(至少我可以确定”石家庄砸酒店”)最初也是有广告的。但是在我截图的时候,广告已经消失了。而刚才我还去百度搜了一下”石家庄砸酒店“,广告仍然在,其中不乏携程这样的大户。

    所以我冒昧推断,谷歌应该有一个应对突发负面新闻的机制或系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及时作出反应,最小化客户的损失。而百度似乎没有这回事,只能靠客户自己去发现,然后加否定词解决(都这么长时间了,携程还坚持在这上面花钱……或许 ROI 真的很好?难道有人抄家伙要去砸酒店?)

    这也就要求做 SEM 工作的有足够快的反应速度,尽早发现否定词,尽量减少这样的不必要的损失。这样的热点,烧钱可是飞快的哦!

  • 为 Flickr 照片下载页提供 Markdown 代码 (Greasemonkey)

    因为有闲工夫就倒腾 blog 的代码,所以攒了很多想写的话题。现在算是差不多了,不过打算写的时候,发现想要插入一张 Flickr 上的图片可真麻烦。要是只是一张图片还好,不过按照 Flickr Community Guidelines 的规定:

    Do link back to Flickr when you post your Flickr content elsewhere.

    所以除了嵌入图片,还要加一个链接,正如 Flickr 提供的 HTML 代码所做的。

    于是写了一个 Greasemonkey 脚本来做这件事,安装之后再到 Flickr 的照片下载页面(在自己的某张照片页面点击 All sizes 按钮)就会看到多了一种代码选项,如下图:

    flickr_markdown

    没错,这张图所用的 Markdown 代码就是从图中绿框里复制出来的。

    相信用 Markdown 的人很少,不过还是把代码分享出来:

    Flickr markdown code

  • 评论系统打开

    新的 blog 上线之后,只是做了评论的展示,却一直懒得做提交评论的功能。

    最近一段时间我隐隐感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积聚,肯定有人是因为不能发表评论憋坏了……于是我抵抗住了左邻右舍飘来的饭菜香气,终于完成了评论功能。请踊跃发表贺电!

    简要教程

    左上角的框添昵称,右上角添电子邮件,下面的大框自然是评论内容了……再有空了,我就给上面两个框各修饰一下,以便区分。

    目前有人写了评论我也不会立即知道。不过我会时不时到数据库里去看一看的,哈哈。

  • Markdown 及杂谈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两位牛人从纯文本邮件的格式惯例中借鉴了一些想法,规定了该语言的语法。因为标记语言的英文是 Markup, 所以大家看 Markdown 的名字就大概了解作者的意图了……

    著名的面向程序员的问答交流站点 Stack Overflow 即采用 Markdown 作为用户输入中格式化文本的语言。我的这个新版 blog 也在后台采用这种格式写文章,很快就会上线的评论功能也将用 Markdown 作为输入格式。

    我个人比较烦可视化 (WYSIWSG) 编辑器,因为大部分都异常臃肿(客户端加载慢,用户体验差),生成的代码非常垃圾。我使用 WordPress 的时候,也从来不用它自带的 tinyMCE,quick tag editor 挺好用的。

    Stack Overflow 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Markdown,因为它面向的是程序员群体,即使从来没有接触过,稍微看一下帮助也就没问题了。如果真的不会,那你走错路了,我说程序员的平均水平咋这么差呢,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

    Flickr 不是面向程序员的,不过它同样没有在图片评论框使用可视化编辑器,而是使用了自定义图片、链接格式加部分 HTML 代码的形式。这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评论框中输入大量格式文本的需求不是那么大。我觉得这样很好,稍微有点脑子就很快知道怎么格式化文本,那些智商实在太低的,就淘汰掉吧。

    可是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低智商的用户群,以前跟一个朋友交流,他就说,应用了可视化编辑器,许多用户还是不知道如何插入链接、图片。如果你不得已需要在网站上应用可视化编辑器,我推荐 NicEdit

    使用非 HTML 代码作为用户输入方式,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放心地过滤掉 HTML 代码,不需担心用户夹杂恶意代码。最近很感兴趣的 web.py 中,就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函数 safemarkdown 来做这样的事情。

    写完才发现,类似的内容我以前就写过一篇了:

    表单富文本输入,选择什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