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显然不适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这句话恐怕会引来不少争论,幸好现在我 blog 收视率很低。许多人在 Linux 面前退却的原因,可能就是系统不能很容易地支持中文,或者不能很容易地配置好中文输入。这问题最近几年在“多方努力”下,应该是比五年前好多了。曾经有“汉语编程”的闹剧,不知道有没有大学开了专业课,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不知道汉编的认证有没有人买到。现在又爆出了“汉办”的惊天丑闻,怎么这么多笑话都扯上“汉”啊……
扯远了。开始使用 Mac 以后,我买了个 QIM 的 license. 买的时候就知道有 FIT 了,不过觉得收费的肯定是比免费的要好,就从来没有试过 FIT. 直到前几天在 twitter 上抱怨 Mac 输入法也没有个像 Windows 上的一样好的,有两位朋友就推荐我用 FIT,于是下载安装了。使用了一天多,反正没感觉比 QIM 差,至少响应速度是明显快了。词库方面也还不错,倒是 QIM 的词库的排序经常让我感觉很蹊跷。
FIT 的原作者已经停止更新,最近的发布都是由 tianyu263 完成的。
更酷的是 tianyu263 还制作了一个基于 sogou 云输入法的 Mac 输入法,只可惜在我的系统上无法使用。我倒腾了一番,推测是因为只能在 10.6 的 OS 中运行,而我还在 10.5 时代。
如果我们的网络接入足够好,我觉得云输入法就真的可以解决问题了,不过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的网络接入又贵又慢。
总有一天搜狗或者腾讯或者 Google 会推出 Mac 输入法,最先推出的肯定占得先机。也许是现在 Mac 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不值得他们考虑。但是 Google 最近推出日文输入法的时候,除了 Windows 版本,还同步推出了 Mac 版本,中文输入法也快了吧。
输入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使用它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Windows 上的主流拼音输入法已经差不多这样了。但是 Mac 上的可就差太远了,虽然很难说出具体差在什么地方。
竞争可能会使 QIM 的利益受损,但是对广大 Mac 用户来说只有好处。有竞争才有进步,什么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强烈要求 Windows 平台的输入法们大举进攻 Mac.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