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书籍阅读之难度
最近读英文书比较多,感觉自己的阅读速度突飞猛进,心里很欢喜。不过几天前看《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文版很快看到三分之一,开始转读英文版,一下就懵了,觉得满篇都是生词。 高中时想找本完整的英文小说看,竟然在书摊上买了本英文版的《穆斯林的葬礼》!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知道为什么翻译成英文又给卖到中国来。记得这本书也没看几页,因为基本上都是生词,查词典都查不过来,而且不是可以猜测意思跳过去的。文学作品里大多都有复杂的句子,还用很多修辞技巧,那时的我不可能接受。到现在,看这个 iCon Steve Jobs: The Greatest Second Act in the History of Business 仍然觉得有点难,读起来很慢。 即使是跟自己不相干的偏专业性书籍,对我来说读起来也比文学作品容易。前阵子读了 Predictably Irrational, 没想到里面的英文会没有难度。主要原因就是作者 Dan Ariely 不是文学家,不常用一些对我们来说比较生僻的词汇。这本书的内容主要也是关于心理学、经济的,虽然有一些专业词汇,但是为数不多,可以接受,多见几遍就记住了。这两天正在读的是 Getting Things Done: The Art of Stress-Free Productivity,其实也是偏专业的一本。 文学方面的书籍,即使是给小孩写的,比如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生词也是很多。一方面,作者为了不重复以防读者出现厌烦感,同一个意思变着法子换形容词,还有各种所谓 fancy word,就如有的街道不叫 street 叫 boulevard 一样。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描写生活、场景的很多,一涉及到这些就会出现大量我们从来没接触过的名词。不用细想,你往四周看看,家里有多少东西你不知道英文里叫什么? 阅读除了学到书里的知识,对学习生词也是最好的方式了。尤其是一本书里反复出现的词汇,记忆效果非常好。这一点还是非文学类书籍做的最好,因为第一,技术性词汇会反复出现,不可避免;第二,作者不刻意追求形容词的不一致,所以很多形容词重复会用他偏好的那一个,对读者来说学习这个形容词就很有帮助。 不过不管怎样,只要没有达到妨碍阅读的程度,都是学习英语的好工具,生词多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速度吧。有了 Kindle 的帮助,现在查生词也越来越方便了。
-
在农村见过的小孩怪病疗法
刚看了 “Predictably Irrational” (不知道为何国内出版的译本叫“怪诞行为学”,而把正名作为副标题),里面提到许多当今美国的外科手术可能只是安慰剂(placebo)。多数人都会承认,心理在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由此想起一些在城市里早已消失的“古法”治病方法。 在我老家那块儿,小孩有时候出现发烧、啼哭不止、不想吃饭等症状,很多会找神婆去看,甚至现在在农村生活的年轻人仍然相信这一套。神婆一般都会把发病的缘由归为“被吓着了”,“冒犯了某位过路的神仙”之类的原因。解决办法就是拿一些黄纸、蜡烛之类的到某个特定的地方去求神。各人用的方法倒是有所不同。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弟弟发烧,一个奶奶来我家,找一个小碗装满小米,用红布包起来,倒过来拿着在弟弟脑门上转来转去,嘴里念念有词。过一会,小心地把碗放正,揭开红布,看看小米上显示出了什么图案。那次说是弟弟在河滩里玩被吓着了,于是就去河滩里烧纸求神。我那时年纪也小,不记得弟弟的病是怎么好起来的。不过我记得我在小米上什么也看不出,不知道那位奶奶是怎么看的。现在想想,上面显示什么跟那块红布的褶皱最有关系吧。 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是安慰剂,因为那么小的小孩,还不懂疾病与治疗,不懂自己会冒犯神鬼,神仙可以消除病痛。但是至少这个对小孩的父母是强大的安慰剂。 我姥姥在这一行里就远近闻名,很多邻村的人遇到小孩得病甚至有时候大人有了怪病都去找她看。我妈对之笃信不疑,说我姥姥跟一个大仙有奇异的关系,看病的时候大仙就上身了。一个故事就是有一次姥姥去我家坐在里屋,大仙上身了,嘴里胡言乱语。正好我奶奶进门,听见里面有人,把手里拿着的东西放门后面才进里屋。我姥姥很不高兴,说我奶奶拿着东西还怕看见。听说我高考的时候,我爸妈还点了香火,求大仙帮我呢。不过是在我知道成绩以后,我妈才告诉我…… 姥姥家院子里有一棵槐树,估计有一百年了。在农村这样的老槐树没有一个不是神的,这棵当然也不例外,我表弟甚至认了这棵槐树作干爹。我也很喜欢这棵槐树,看它枝繁叶茂,夏天的时候整个院子都是阴凉,但是还没有发展到父子之情的程度。大约六七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和表弟一起去姥姥家,表弟就点了香火去拜干爹,说去年事情不太顺利,希望你保佑我今年事业发达云云。还没拜完呢,一个亲戚匆匆忙忙地跑来找他,说他某地的店铺被贼破门而入……我当时忍住了没笑。这巧合,正如小孩被神婆看了之后病情好转一样。 小时候每次去姥姥家,有个感冒之类的小病,姥姥就教我们跟大仙求医。在一个桌子上点了蜡烛、香,折一片黄纸,用火柴盒夹着放在前面,拜上几拜,说些求大仙治病的话。等香烧完,把黄纸拿来抖一下,药就在中间了。我从来没见过里面出现药,可能是我心不够诚吧。舅舅说他见过比较明显的一堆粉末,我想那得需要这个纸上抖落多少灰烬啊。 等到大一点我就完全不信这个了,有一次调皮还偷偷在姥姥供给大仙的鸡蛋上咬了一口。 我所见过的这些“神婆”,倒都没有以盈利为目的。比如我姥姥,从来不会收钱的,有些人会送点东西给她,大部分都是没用的,最好的也就是一包饼干之类,姥姥家至今还是比较穷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信这一套,冒昧猜测一下,也许是故意或者无意的人格分裂、幻想吧。几年前姥姥得了半身不遂,大仙却没有帮她。可是还是有人带着小孩让她给看病。 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想,为什么在城市里就没有人得这么奇怪的病,需要神仙给治呢?其实并不是城市里的孩子不得病,而是得了病不这么解释成“吓着了”、“冒犯神仙了”。应该是现代医术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寄托希望于神鬼了吧(找我姥姥看病的人都说吃药不管用)。 农村还有许多其它的传说,比如我爸作为一个老师也曾跟我说有个人“鬼上身”了,说一些他自己根本不可能知道的那个死人生前的事。但是传说很多,我却没有亲眼见过任何一个,只好暂时不信了。也许这是真的吧,没事,总有一天会搞清楚是什么原理的。什么事都有来由,把它归为神鬼只是一个安慰而已。就像我们程序员看到一个 bug 的时候不能说“这是一个奇迹”。
-
quicktime的安装过程没有完成 itunes要求安装quicktime
用电脑最烦的一件事就是出了问题,软件给的出错信息没有任何信息含量。这个技能,微软是最拿手的了。不过苹果有时候也学得很好,比如最近在一台 Windows 7 系统被折腾得比较乱的电脑上安装 iTunes 时,安装失败就给了这么一条信息: quicktime的安装过程没有完成 itunes要求安装quicktime 这意思明摆着就是让你放弃吧。但我没有放弃,后来发现是因为这个系统里面安装了各式各样的播放器、解码器。打开“添加删除程序”,把所有看着像音频/视频解码器的东西统统删了,再安装就没有问题了。 本来装 iTunes 是为了同步音乐到 iPod 上,不过后来发现 Ubuntu 里带的 Banshee 就可以同步 iPod 而且还比较好用,于是不再需要到 Windows 里同步了。不得不说,Ubuntu 做桌面已经比较成熟(11.04 里的 unity,个人认为非常垃圾,已切换至传统的 gnome. 不知道 gnome 3 如何)。
-
两半西瓜
昨天中午进小区门口的时候,在水果摊买了半块西瓜。老板当下给切开一个西瓜,给我一半。 老婆晚上下班回来路过小区水果摊,也买了半块西瓜。因为她把手机忘在公司了,所以不知道我也买了。等她把西瓜拿回来,我一看,似曾相识啊。搬出我买的半块,凹凸一致。往上一扣,真是天生的一对: 看来老板的西瓜卖的不是太好啊 🙂
-
租车自驾游装备
[本文有特效无法在 RSS Reader 里展示,请查看原文] GPS 是摩托罗拉 TN30,当时在京东看了不少,那些国内品牌总给人一种山寨的感觉,集成许多没用的功能。Motorola 也许会做点像样的东西吧,于是选了这个(我的第一件 Motorola 产品)。 导航绝对不是摩托罗拉的强项,这个产品据说只是做出来试水的。它也并没有脱离山寨的品位,内置了很烂的音乐、电影播放器,超级垃圾的游戏。最早的版本只有摩托罗拉开发的一个导航软件,超级烂且没有后续地图数据更新。现在的版本都带了一张 2G 的 MicroSD,同时带一个 SD Adapter,里面装了灵图,第一次使用的时候需要激活。我换了一张 4G 的 SD 卡,在这里更新了数据,似乎一直免费的吧。这个帖子介绍了如何安装更多程序,有兴趣可以参考。 灵图程序手写功能偶尔会导致崩溃,导航启动时搜索卫星也比较慢,有时候发现它还会找错地方,硬重启一次即可。彻底关闭的方式是一直按着电源按钮,先响一声,看到屏幕关闭,再过几秒橘色指示灯闪烁,表示已经完全关闭。 支架看似是硬的,实际上是可以弯曲调节的,用力即可。这个力度正好可以让导航仪在颠簸中不会变位置。触摸屏要用指甲操作才流畅。总体来说,性价比很低的一个东西。 公对公音频线是秋叶原墨玉版1.8米。用不着这么长,不过这是质量比较好的里面最短的了。还有更贵的贝尔金的,太不值了。插 iPod, iPhone 的耳机口松紧正合适,另一头插入车的音频输入,按 AUX 键或者有的车是长按音源键即可切换,音量也合适。iPod, iPhone 控制音乐播放非常方便,又能听自己平时听的音乐,当然了也可以接其它的 mp3 player, 只要有3.5 mm 输出。 先在京东上发现有专门给近视人士做的偏光套镜,不过怕不合适。去潘家园眼镜城买了个,品牌不一样,便宜点。这种偏光套镜据说都是一样的尺寸,反正我近视度数比较高加散光,镜架形状是普通的,套上这个正合适,而且很轻,没有感到不舒服。
-
qingbo.net 最近的更新
首先加了分类的功能,其实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有,数据库里相关的表都一直存在,只是当时觉得分类其实没太大作用,搜索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现在想想,按分类浏览有时候还是很方便的,于是把它放了出来。不过自从由 WordPress 迁移到自己搭建的平台,文章都没有分类,以后再整理吧。 可以在文章里画箭头指向图片上的某个区域,画线的部分已放在 GitHub 上,所有代码其实都可以查看源代码得到。详细介绍见上一篇文章 “autoarrow.js“。 图片上可以标记区域加 note,和 Flickr 基本一样。我是完全用 CSS 实现的鼠标悬浮等效果,没考虑 IE 的兼容性。 后两个效果不能在 RSS Reader 里展示,所以如果用到了这两个特性,在 RSS 输出里加了提示。具体例子可以看文章“人体工学键盘+笔记本支架” 其它一些小的更新: 写了一个 Python Markdown 的 extension, 如果链接是指向站外的,加上属性 target=”_blank” 评论不再支持 Markdown,使用纯文本,不会有链接,不会有任何样式了,只有换行。 后台写文章的界面应用了 pagedown,写 Markdown 稍微方便了一些。这个项目就是 Stack Overflow 的那帮人维护的,基本上是把 SO 用的那个编辑器及预览功能剥了出来。
-
autoarrow.js
写了个简单的 JavaScript,可以指定 HTML 页面上的一个元素作为 container,从里面的任意元素向里面某个图片的一个区域画箭头。名字就叫 autoarrow.js 吧,放在 github 上,点过去可以看到简介、截图,里面也有一个简单的例子。依赖 jQuery, 不过我不太熟悉怎么做成 jQuery 插件的形式,就这么凑合着吧。 Showcase 以下几篇文章可以作为演示 (如果你看不到可能是缓存问题,强制刷新一下) Book Stand AVIS国际租车体验 –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 人体工学键盘+笔记本支架 大致原理 创建一个 canvas,位置、大小完全和 container 一致,但是 z-index 是负数,这样它就在 container 显示层的下面,设置 container 背景透明,所以能够看到 canvas 上的东西。如果 canvas 在 container 上面,则会影响 container 里的文字选择等操作。 因为图片一般是不透明的,所以把区域内的图片都设置 z-index 为更小的负数,但暂未考虑其它不透明元素。 计算出箭头起点区域和终点区域的坐标,用一种很简单的算法计算起点、终点到底从哪个方向画出来。这样在接口参数中,起点只需指定起点的元素,比如 $(‘#anchor-1’) 这样的,终点只需指定图片和目标区域(一般是图片上的一个物体)。无需考虑排版变化之后需要重新“布线”的问题。 执行时机 使用这个脚本的时间问题。最初我选择在 jQuery 的 ready 事件中执行: $(function() {…
-
人体工学键盘+笔记本支架
[本文有特效无法在 RSS Reader 里展示,请查看原文] 祖宗不知道繁殖了多少代,终于让我们直立行走,进化成人。为了避免退化成程序“猿”,这几天购置了两件新玩意,一个是微软的人体工学键盘 4000,另一个是安尚笔记本电脑健康托架,支架主体被电脑挡住了,可以去 amazon 看。 两个东西设计都非常好,一个字 – 值得拥有。分别介绍一下: 微软人体工学键盘 Microsoft Natural Ergonomic Keyboard 4000 掌托表面的材料不是塑料,柔软,很舒服。 除了弧形起伏及左右手分离的设计,它与普通键盘最大的区别是有个很厚的底座,位置在靠近身体的一方,所以键盘是越靠近身体越高(反坡度设计)。这样在打字的时候,手腕架在掌托上,手掌有点自然下垂的感觉,非常舒服。使用普通键盘的时候,总感觉需要用点力向上抬手掌。当然这个底座可以拆掉,但掌托还在,还是比普通键盘舒服。前面还有两只脚,可以在拆掉底座的时候打开。如果在有底座的时候打开,键盘无法稳定在桌面上。 数字6键在左手区!一时半会没法适应,包括打省略号…… Linux 支持 – 在 Ubuntu 11.04 系统中,至少在 Firefox 里实验可以直接支持前进、后退,还有书签 (My Favorites) 三个建,缩放滑块无效。更神的是 Web/Home, Search, Mail, Calculator, 音量竟然都可以用,还有播放/暂停建可以控制 Banshee 和 Totem,即使是程序在后台!不知到是哪个程序在控制。 光盘上标着里面有 for Mac 的软件。 不知道为啥京东之类的全都不卖这个了?我从新蛋买的,拿到包装是全英文,不知道是啥渠道的,上面还有撕掉的中文标签,剩下一个字。想买的同学从速吧。 安尚 (actto) 笔记本电脑健康托架 颜色很深沉,没有 amazon 图片里那么鲜艳 设计非常好,简约大方,占地面积小 灰色的是类似橡胶的材质,防滑。设计巧妙也体现在不管调整到什么角度,后方的两个橡胶脚都是着地的,而靠近身体一方是一对弧形的防滑带(就是灰色的那种材料),角度高低都可以防止滑动。 前面挡板的高度差不多3.5厘米,也是防滑的橡胶材质。我这笔记本也算厚了,还空余一大截。我感觉即使笔记本前面是弧形也不用担心滑下来。当然,前面如果有接口会被挡住。 调节角度很简单,固定后放上电脑也很稳定。就是不知道能承受多大重量。…
-
911 十周年
十年前这天还在上中学,911袭击发生的时候在中国已经是晚上了,我们第二天才知道。记得大部分同学都特别兴奋,庆祝美帝国主义被打击了。没错,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人炸了,我们上街游行,还举着“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 去年有机会去美国,在波士顿旁边一个叫 Newton 的小城马路旁边就看见一个911的纪念碑,类似的纪念碑在整个美国肯定有不少。后来到了纽约,世贸中心遗址还在施工,应该是在建纪念碑吧。911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狂热的兴奋之外没有更多,即使到了遗址也没有太多感觉,虽然我已意识到当初的兴奋是多么变态。 回来之后一个晚上我又开始看911的资料,从网上找了各种视频及录音。看到大厦在烈火中倒塌,烟尘将曼哈顿覆盖,开始体会到美国人当时的痛苦。记得在网易公开课上看到 MIT 的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课程第三节似乎正好是2001年9月12日,Charles Leiserson 教授在讲课之前讲了好久与恐怖袭击相关的话题,声音哽咽。大致记得他说如果你有亲人或朋友在纽约,今天不来上课可以理解。他还劝大家都去献血,有机会来美国最好的大学读书,现在是回报社会的一个机会。别说“我来读书已经交过钱了”,在这里读书的花费远超你交的学费。可惜这个视频已经被替换掉了,如果谁有原来视频的话请分享一下。 最后推荐此文——双子塔与清真寺——美国的十年之殇,并盗用图片:
-
AVIS国际租车体验 –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
[本文有特效无法在 RSS Reader 里展示,请查看原文] 咱不是北京人,连暂住证都没有,严格说这就叫偷渡吧?本来想混个五年,求人给个买车买房的机会,结果发现前两年的个人所得税都交到上海去了。在咱社会主义,一个好处就是除了拿工资都不用缴税,所以我这两年根本就不是北京的纳税人。扯远了,嘿嘿。4月份和老婆同时拿到驾照(没学车的同学们赶紧的,推荐东方时尚,不用费脑筋考虑贿赂教练。别的地方看似便宜,加上隐性的就贵了),一直没怎么开过车。前阵子找了个周末,事先在 AVIS 订了车,又在团购网站买了59元一张的野生动物园门票。 从来没租过车,加上国内环境恶劣,订车之前还在网上查了好多评价,发现其它的租车公司都有人遇到一些不愉快的情况。也许是有的人真的开车不小心,故意给租车公司恶评。但是我有个朋友亲身经历,倒车不小心碰了一下,收车的人要好几百块钱(停驶费),他给了对方一点钱(当然进个人腰包了),就说没事了。有这个情况发生,肯定也就很容易出现恶意勒索的事情。了解到这些心里比较忐忑,最后选择了虽然比较小但是没有负面评价的 AVIS. 网上关于真实租车体验的文章特别少,大多都是租车公司自己的 PR,也许大家都很忙,只在有牢骚的时候才来发泄吧 🙂 我分享以下自己的经历,也算给别人点参考和帮助。 我们在 AVIS 建外 SOHO 店(离永安里地铁近,从国贸要走一段)取车,店面很小,店员态度很好很热心。用身份证、驾照、信用卡(预授权5000,还车取消)办完手续,店员把车取来停在门口,比较细心地帮验车并在验车单子上对已有划痕作标记。租金里已经包含了基本保险,他们还提供更多保险,我买了 CDW1, CDW2, WDW,比较放心……GPS 是15一天,我自己在京东买了个带着。没开过自动档,他简单给我介绍了一下。订的是雪佛兰新乐风: 刚上路比较紧张,一出去上了建国路转三环,前面又是国贸那么复杂的路口,我差点就从掉头的道走了,晃晃悠悠拐回转弯道,晃晃悠悠上了三环主路。从三环往京藏拐,比较堵,第一次挤着并线,很费劲很紧张。出了收费站又要挤着并线,差点追尾。离开收费站就好了,过了一会就熟悉了,并线、超车都很简单。一开始我还按新手规矩,不上快车道,后来发现有的车实在太慢,就破戒了……除了自己安全行车外还得注意,乱开的车太多了。有开个破跑车乱窜的,有从应急车道超车的,最危险的是车身很长的公交车或者卡车还没超过我就开始并线。 终于开到野生动物园,很有成就感。可是一不小心开到自驾的入口,我们原本不想开车进去,怕车被猛兽划一下子麻烦,不过既然到了门口就一狠心,花35块买了个车的票开进去了。这时发现一个很郁闷的事,油量到红线了,没经验不知道能跑多远。硬着头皮走吧,千万别没油困在猛兽区了! 以下插入野生动物园照片: 彷徨的白虎,凶悍的黑熊,威猛的狮子 马来熊很可爱,嘴馋,据说会开车门,吃东西时坐地上双手捧着吃(还是有不少人投喂的)。鼠标放图片上看台词(blog新功能,如果看不见请强制刷新网页)…… 动物园里独特的创收方式。小老虎像鸡一样被关在笼子里,游人来拍照就揪一只出来,任由人摆弄姿势。小老虎明显不舒服,有时候腿着不了地乱蹬,游人全然不顾,伸手做一个“二”的手势拍照。它们一天不知道被多少只脏手摸过……起码你给人戴个一次性手套! 离开猛兽区,停车去看了猴子(好玩还得数猴子)。 第一次停车,走了半个广场才想起来忘记锁车了……看完猴子之后匆忙开车下山,路上的温顺动物都没仔细看,怕没油。 出门之后直奔加油站,说加20升,他们说你凑个整钱,我就问20升大概多少钱,他们算了一下,说170吧,我就加了170. 我下车一看,7.85一升,他们数学学得真好。加好油之后上高速,去小汤山旁边的九华山庄住了一晚上。去八达岭的时候没感觉上坡,但是回来路上好像坐飞机似的,耳鸣,搞得晚饭都没食欲。第二天早上起来出发做了个错误的决定,打算去小汤山吃早餐,结果往那个方向一走就堵住了。过了好久从旁边叉路出去,绕了个大圈,跟着一个跑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逆行终于逃脱,耽误了不少时间,直接就上高速往 AVIS 门店方向走了。导航让我从国贸桥右转到建国路,然后掉头。可是到了建国路,发现已经禁止掉头了,还站着警察叔叔。又绕了个大圈,最后终于到了 AVIS 门口,第一次自己开车一路无事,心里觉得这真是个奇迹,可是它就是发生了(当然有老婆在旁边做观察员)。 这次收车的是个 MM,直接让我开到地库,简单看了一下就办了手续。取消那个5000的预授权后又做了500的预授权,作为违章押金。AVIS 的里程限制比较低,只有200公里每天,这次我们控制得真完美——199公里……出门后不久发现 iPod 耳机线丢了,回去后店员 MM 又陪我们到车里找回来。 正好第二天拍婚纱照,回家才知道也要用车,让工作室帮忙联系的话一天350,这还不如自己租呢,于是我又打电话订了一天。第二天取车,店员(还不是前次收车的那个)还记得我还车的时候油多出来不少,因为租的是和上次同一辆车,还按第一次出车的时候油量,并且算上他们出去洗车之类的,又减掉三个。这样的态度真的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在办手续的时候他们会提醒如果多加油是不退的,但发生了之后还是会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次还车的时候,是把手机忘在副驾驶位了,收车的帅哥把车开到地库后发现了,回来给的我。 几点补充…… 虽然学的手动档,在市里新手上路开自动档还是挺好的,操作简单不用费心,可以有精力去观察周围的情况。并线的时候需要加速也简单。要是手动档,手忙脚乱的容易出事。即使自动档我也在动物园门口想刹车的时候踩了油门…… 似乎有个租车公司(好像是1hai)不让新手买这种小额责任免除的保险。AVIS 只限制一年以下驾照的不能租比较贵的车。反正即使买了保险,大家还是要注意爱护车子,一方面是个习惯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谁都给撞,长远来看还不是得提高租金以覆盖成本吗。 AVIS 网站用 Firefox 访问有小问题,chrome 问题少点,最好还是 IE。 A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