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动态,SNS的核反应堆?

前几日在友贴上,一位新用户注册时我加了他为好友。不一会就在我的朋友动态里就发现他发起了一个调查,于是我就去参加了他的调查。此时他应该最多只有我一个好友,然而我参加了他的调查之后,加了我为朋友的用户们就在他们的朋友动态中知道我参加了这个调查,于是许多人都跑去参加调查,如果有足够多的用户,这可能就是一个链式反应的效果。这种效果对于用户的交流有切实而有效的促进作用。自己创建的信息有了这么多的参与者,新用户在心理上得到很大的满足,积极性得到提升,圈子也便容易扩大,他就更容易融入这个社区。

Facebook的Mini-Feed,可以说为Facebook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用户利用网站提供的API定制各式各样有趣的应用,公布后,只要最初有几个用户参加,如果确实有意思的话,通过Mini-Feed,用户数量就会以指数级的形式增长。

Digg的这次改版之前,我不知道有没有Friends’ Activity这个栏目。反正在改版后,我注意到最大的变化便是它把朋友的动态放在了页眉比较显眼的位置。这吸引我通过导入Gmail的地址簿来寻找朋友。

导入地址簿后,我发现许多Gmail联系人都已经是Digg的用户,甚至某些头像便是我熟悉的,于是我挑了几个熟悉的人加为朋友(我的联系人并不多),大约不到10个吧。然后让我感觉有趣的事就开始发生。

很快我就收到数封来自Digg的电子邮件,告诉我某某已经加我为好友,(你们现在是真正的朋友了!)此时我就回到Digg去刷新朋友动态页面,发现在短短的十分钟内,我刚加的几位朋友达到了非常活跃的程度,产生了许多新的动作,都呈现在我的朋友动态视图中。

大部分都是加了我为朋友,然后他们就看到我刚才有个动作加了一群好友。于是除了加我为朋友,有的用户还加了我的某些朋友(也就是他的二度好友)。有的用户开始更新自己的头像,还有的用户也通过导入地址簿的方式找到一群好友。他的这群好友又会有怎样的动作呢?我没有继续去追溯,不过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爆炸式的信息产生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许多用户在Digg上本来不是特别活跃的,有的甚至数月未有过动作。毕竟Digg不像一般的社区网站,有很大的黏性,大多数用户都只是上来看看有趣的事情或者头条新闻。此间就是Email起了推动和联系的作用,Digg将重要的信息(比如有人加你为好友)通过Email的方式通知给用户,促使我们上去交友并发现朋友们正在关注的新闻以及其它动作。看来Email仍然是人们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有一定优势的渠道,Email营销是相当有意义的。

正如核能一样,链式反应不光带来巨大的能量,控制不好的话,更可能带来灾难。

对于用户来说,朋友圈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否则朋友的动态便成为一个非常巨大的信息库,让他找不到真正的朋友及其动态,这就是灾难。即使朋友圈的大小在正常范围内,也有可能存在特别活跃的朋友把不太活跃的朋友的动态淹没的现象,而我们更关心的,可能是不太活跃的朋友产生的少量信息,活跃朋友的信息的权重会低一些。有了可控性,朋友动态才会为SNS带来真正的活力。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