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tag)真的那么重要吗?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官方blog”已成为Web 2.0网站的标配。而标签似乎从来就是Web 2.0网站的标配之一。这几天跟不止一个人讨论了关于标签的问题,我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首先说明,我现在对tag不怎么感兴趣,尽管我在这篇文章里加了tag,也是因为WordPress 2.3内置了tag系统,看到那里有个input,强迫症使然。

我最初使用tag这东西似乎是在用delicious的时候吧。它的标签系统做得不错,可以自动补全,还有Yahoo!的推荐系统,贴起标签来比较方便。后来就发现几乎所有的Web 2.0网站都有tag,包括图片分享、blog等等。许多都有酷酷的tag cloud,啊,真是2.0!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tag真是好东西,就好像现在看iPhone的心理。于是见到有的网站没有tag系统,心里就想,都什么时代了,还这么老土,连tag都不支持,一点不geek,一点不professional,一点不2.0!自己建一个blog网站,也要用插件实现tagging(那时的WordPress没有内置tag系统),再放个tag cloud,显得咱这么有技术含量,倍儿有面子。

然而到最后冷静下来想,在添加tag后我几乎没有用过它们。仅有的几次是在delicious上查一下曾经收藏过、有点印象却又记不清的一个网页,先想想当时打了什么标签,再打开这个标签看有没有,标签下内容多的时候还要翻页。

Tag之优势

有一天跟Hexy讨论这个问题,她说,在看到一个陌生人的页面时,tag列表(或者tag cloud)可以帮助你了解他(或他的关注点)。嗯,这是一个作用。不过在没有tag cloud的情况下,稍微浏览一下这个人的内容也可以大致上对他的喜好有个了解。不管怎么样,tag至少可以加速对人的了解。

另一天在水木上我又鼓吹我的tag无用论 🙂 有网友说,tag的主要作用在于搜索引擎优化。这个……有点道理。不过,搜索引擎可能会考虑你设定的网站关键字,也可能会重视你的页面title,或者<h1>之类的HTML标签(非标题中之标签)内容,但是,你输出个“Tag: SEO, 优化”,它会把这两个词作为重点吗?我想不会。除非你把它输出到meta中,不过目前搜索引擎对它也不是那么重视了。

Tag之无能为力

最初打标签的时候,是想着方便个人查找。然而内容越积越多,每个标签下的条目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初衷就不能实现了,你最终还得使用站内搜索,或者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

最近出来一个Jiglu,用来给你自动分析tag,省去你亲自加tag之烦恼:

Jiglu plugs into your site to automatically create intelligent tags and links for your web content. This means that people can dive straight in and read what they want – your most popular blog entries or even stuff buried deep within your site.

哦,这跟直接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有什么区别呢?tag本来就应该是创作者自己的观点,机器最多只能给出建议。

我还是更倾向于使用稍微完善的分类系统。完善很难做到,但tag显然更加杂乱。在水木上有人问,tag跟分类有什么区别?有人答:我认为没有区别。或者可以美其名曰,社会化分类。

有一点我得说,tag对于图片确实比较重要。因为机器是很难分析出图像的语义的,而创建者的tag可以提供视觉之外的信息,使得机器可以“理解”图像,从而可以更精准地通过文字来查询。而对于日志、网页之类已经有了具体内容的,tag的作用就不大了,省下那一会思考的时间吧!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