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网络服务的目的,应该是利用它们高效、及时地交流有用的信息,获取和分享知识,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前阵子有不少朋友加了我 Gtalk. 最近我也在不断地通过 Google reader 中朋友们的分享扩大自己订阅的范围,新加了不少优秀 blogger 的 RSS. 很多人会在 blog 上留下自己的 twitter 帐号,我如果发现有价值就会 follow. 另外 Fenng 当前正在进行他的每日推荐一位推友计划,也让我收获不少。
问题
现在一个比较烦恼的问题是,这些人在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身份,没有一种机制很好很方便地将它们关联起来。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Fenng 的 blog 叫做 “DBA notes“,而 twitter 账户名就是 Fenng. 当然了,Fenng 的名气比较大,一般不会搞混的,并且 blog 的 RSS 输出中也包含了作者名,所以说举这个例子不是太恰当。对于普通人,可能就很难讲两个账户关联起来。有时候在 twitter 上看到一条引人注目的 tweet,都想不起来这是谁,还得到他的 twitter 主页去看,如果上面有 blog 链接还好。有时候某人接连几个月没有更新 blog,猛然更新一下,在 Google reader 里是很陌生的感觉,假如 blog 里没有个 about 页面,说不定还真想不起来这是谁。对了,我也希望把 Flickr 的账户也关联一下。
我虽然关注 web 发展比较多,但是真正在使用的服务还是很少的,现阶段主要也就是 Gtalk, Google reader, twitter. 那些重度 SNS 用户,可能同时在使用的还有 Facebook, LinkedIn… 一大堆,我就懒得列出来了,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么多种服务上的朋友们肯定重叠的几率特别大,但是到底有几个朋友的行踪是自己熟悉的呢?twitter 上有位朋友发了一句话,我希望能够以最快的方式知道他是谁,我以前对他的看法,他还在网络上其它什么地方发布有价值的信息。
friendfeed 我用得不多,但是感觉它不能解决我的问题,我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订阅他的全部,要么什么都不要。目前我在 Gmail contacts 里整理了一些联系人,有的怕忘记,在 notes 字段里写一段描述。仅此,并不是很方便,我几个月可能用到一次。
设想
最近似乎老是听到有人谈 “CRM”,地铁里也时不时有哥们聊这个。我就很惭愧了,我知道它的字面意思,却不知道自己对它的理解在什么程度。这里我就以自己粗浅的理解来类比一下。商家需要管理客户的信息,要知道客户什么时候在自己这里消费,抛开隐私问题不谈,他们甚至想知道你在别的地方消费了什么,每天都在干嘛,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就是诱导再次消费,获取更多利润)。在线下交友的时代,朋友关系用脑子管理就行了。我知道邻居或者同事张三在哪儿工作,闲暇时间喜欢干嘛,过些天要到哪儿去旅游。然而通过网络结交的朋友(或者是关注的人,可能这一类更多),动辄数十上百,大脑就不够用了。于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模仿 CRM,来个网络关系管理呢?因为面对的就是网络,没有线下的流程,肯定会比 CRM 更流畅、更方便。
其基础肯定是一个类似 Gmail contacts 的东西,传统的地址、电话号码也很重要。在这里应该可以给每个联系人关联其 Email, twitter, blog, facebook 等任意账户(链接),可以加自己的备注(以评论的方式最好,一条一条分开)。如果仅仅做到这一步,简直是太容易了,Gmail contacts 差不多已经是这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这样的专门产品,我就懒得去找了。
最关键的,是怎么让用户为这些朋友定义好的账户关联实时地发挥作用。我能想到的一些情景:
- 查看邮件时,界面右侧可以显示发件人最近的 blog 更新、最新的 tweet
- 在 Gtalk gadget 中聊天,可以显示为对方关联的信息
- 查看某 twitter 用户首页,可以显示为对方关联的信息。甚至可以将 twitter 网站上的所有头像改造成 flickr 那样,悬浮并点击时获取数据。
- 在 Google Reader 中阅读时,可以根据地址栏中的 feed url 获取关联的信息
- Facebook, flickr, 只要是浏览器中可以访问的个性化服务,都可以加上上述的功能
具体的实现方式呢,可以视情况而定。比如界面比较空闲的,可以直接显示一些详细信息(blog post, tweet, photos…)。像 Google Reader 这种满屏都是内容还嫌地方小,就应该找个地方显示一个小图标,点击之后再显示详细信息,具体显示什么,用户都可以定制。
只要提供了 API,这些都不是难事。Greasemonkey 或者 Firefox addon 都可以比较方便的实现这些功能。
也许现在已经有这样的产品,只是我太闭塞了没有发现?呵呵,如果没有的话,建议有空的人能够实现类似的东西。我的想法比较杂乱,不过也许将来我会整理一下思路,自己做这么个东西……
在虚拟的网络中把握住现实的东西,才不会迷失自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