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纸是趋势,纸质书快让路

今天看了一会影印版的 Microeconomics,最让我头疼的是它太重了。卓越网上标出的重量是 1.1 kg,超过 4 个 Kindle 3 的重量,基本上只能放在桌上读了,除非想练臂力。这本书只有不到 700 页,而且是用极薄的纸张印刷。另外我遇到生词的时候,下意识地就想移动光标去查,还有需要在手边准备纸和笔,记录一些看到的重要的东西(Kindle 可以方便地 take note, 并且很容易回头看)。

这本书在 Amazon.com 有 Kindle 的版本,但是只比纸质的便宜几美金,要 130 多,还是算了吧。这本书是美国很多大学的教材,在美国印刷的版本肯定是很厚的纸,彩色印刷,所以和大部分教材一样很贵(我觉得这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美国人对教育的用心吧,印刷质量好的书当然会让人更有兴趣)。除了版权费用外,应该有不小的部分是印刷成本。但是这个 Kindle 版的定价,显然是让想买电子版的人靠边站。

现在纸质书的电子化还有一些困难,比如在 “亚马逊Kindle 3优点与缺点” 文中提到的脚注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图文混排的书籍要做电子化就更困难了,因为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尺寸,很容易破坏原来的排版。再比如上面提到的微观经济学的书,里面有大量的曲线图和表格,并且大量使用页边批注,不知道 Kindle 版本里面是如何处理的,反正看到书评里说 Kindle 版本排版比较差。

不过造成这些原因的困难都是因为这些书原本都是为固定大小的纸张做的排版。如果是专门为电子阅读器做排版,恐怕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有了 Kindle 以后,大家都觉得它就应该和纸质书籍的体验一模一样,于是 Amazon 不得不在最近的更新里增加了 real page number 的功能。有人就感到很奇怪,大家为什么不要求给网页加上 real page number 呢?呵呵。

电子纸还会进步,Kindle 还会进步,其它的电子阅读器也会进步。当彩色电子纸技术成熟,当 iPad 一样强大的交互性和多媒体融入电子纸,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就已经革新。

在眼睛的感觉上,Kindle 已经证明电子纸可以做得跟真实纸张没有什么两样。其它的一些纸质书籍不可能做到而 Kindle 已经做到或将来电子纸可以做到的:

  • 方便地查辞典,Kindle 移动光标即可,未来应用触摸技术,也可以像 iPad 一样手指按下即可。
  • footnote 不再占用页面空间,想看的时候即可浮出。有些纸质书籍的脚注占了大部分空间。
  • 随时随地给作者纠错。现在 Kindle 已经可以免费获得修正的版本,纸质书籍的话,一般不可能会免费给读者一本修正版。
  • 有互动性的图表

其实许多现有电脑上的技术将来都有可能应用到电子阅读器上,与电子纸配合。计算机已从昔日的巨无霸变成现在的 iPad 甚至智能手机,应该还会继续变小,直到让 Kindle 这样的重量也支持能强大的计算能力。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