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学习

本文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方法和经验,只供借鉴,未必对所有人适用,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环境发展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要太相信培训、速成

大家都知道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多数人选择培训都是因为跟风或者应试压力。别人去了我为什么不去,别人知道了“应试技巧”我却不知道怎么行。根源还是对自己不自信,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自信。花几千块钱去大课堂里上课,花几万块钱跟外教说说话,真的很不值。真正能促进英语能力提升的,是找到兴趣并在平时不停的积累。

阅读,阅读,阅读

英语分听说读写四大块,对于中国人,由易到难一般是读,听,写,说。但这四者是互相有带动作用的,我就是在阅读上面下的功夫最多,其它的稍加练习也就进步很快了。这几样能力都有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词汇。词汇怎么积累呢?死记硬背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我记忆力一般,所以效果甚微。

学好英文的好处就是可以跳过翻译,直接去读优秀的原著。不管是文学还是社科,英文的好书太多了,不会英文真可惜。反过来,稍有基础之后,你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英文书籍去读,通过原汁原味的英语加速提升英语水平。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坚持,过不了多久你就发现生词变少了,阅读速度加快了,这就是乐趣,你不用再忍受蹩脚(大多数)的或者毫不负责任(大多数)的翻译了。两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英文书籍阅读之难度“,可能对选择阅读材料有所帮助。一定要找到感兴趣的书,才好坚持下来。

有精力的时候你可以把所有遇见的生词都记下来学习,精神欠佳的话也可以跳过无所谓的单词,理解作者的意思即可。通过阅读积累的词汇最牢固,因为很多单词在同一本书里会重复出现。而且相比于简单的中文解释,在上下文和句子中你可能会体会到更微妙的甚至中文无法表达的含义。你可能在词典中看到许多单词有一样的中文释义,但是它们不一定是“同义词”。

工具

如果想读英文书籍的话一定要有一部 Kindle. 最早的时候看到生词只能翻词典,文曲星一类电子辞典的出现就是一大进步,有了电脑以后,鼠标放在单词上就可以看到解释了。但是自制力不强的话,电脑上看书容易分神,另外眼睛也累。Kindle 提供了与纸质书籍接近的阅读体验,同时还可以最方便地查词典,尤其是现在的版本有了触摸屏。

另一个推荐的工具是刚发现不久的 Quizlet,可以说把生词本做到了极致。最基本的单位是卡片,一个卡片对应一个单词。许多卡片组织成一个 set,你可以创建无限多的 set. 它提供以 set 为基础的各种学习、测验方式,帮你强化对这些单词的记忆。在某些环节中发现你容易出错的单词,它也有简单的机制将其标出 (star),让你有针对地进行训练。这个网站有手机应用,但至少 android app 暂时没有 create set 的功能。

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非常有意思。读的时候,我把遇到的生词用记在手机的 Evernote 里。攒够七八十个的时候,我就到电脑上打开 Evernote,手机上记录的单词会很快同步过来。在 Quizlet 上新建一个 set,对那个生词列表稍作处理即可导入,利用其 auto-define 功能给单词一个个加上中文解释(这步稍显繁琐,但是可以看作是第一遍学习)。

最新的 Kindle 软件似乎已经内置有生词本了,如果能与 Quizlet 这样的网站结合就完美了。

听、写、说

前面就提到,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从最容易实践的阅读下手,等读完一本书,你可能发现听、写、说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了。一方面源于词汇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当然练习听力的成本也是很低的,这里我推荐 British Council 的英语学习网站,Listen and Watch 栏目有几个系列高质量的 podcast. British Council 就是雅思考试背后的组织之一,为传播输出大英帝国的文化、价值观不遗余力。另一个是 VOA 的英语学习网站,时事新闻,还按难度分级,非常好。iTunes 里也可以找到许多不同水平的 podcast,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订阅。

随时可以尝试用英文写一些文章,比如弄个别人不知道的 blog 随便写写。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