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游戏——Deep Blue Sea
Deep Blue Sea——一个朋友做的休闲游戏,对对碰类型的(Match 3 games)。我有幸参与了beta测试。什么测试,就是玩嘛,呵呵。他们上一个游戏做得不是很成功,我只是出于好心帮他们“测试”一下。不过这次这个Deep Blue Sea真是让人很上瘾,没事的时候我就打开来玩一会,在解锁和过关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在休息的时候,大脑中也在计算怎么解锁……产生这种效应,说明游戏本身已经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女朋友更是趴在那玩了个通关。 感兴趣的话,你可以下载它的demo版本来玩玩……和祖玛一样,适合女生哦。
-
学生时代酷刑纪实
我读书的环境是比较传统的,相对来说。大学时我们宿舍一同学说他们敢跟老师还手,我就感叹,太进步了,太进步了。从小学到高中,没少见过体罚的场面,自己也亲身体验过一些。 滑稽的 初三时英语老师是个老头,让我们称呼他老韩。老韩心态很年轻,有一次在教室前跟一个年轻老师打赌翻单杠,噌的一下就转了一个——我都做不到啊。有一次罚一个学生去后面站着,这家伙不老实,趁老韩背过身去还跟旁边的人打闹。老韩装作不知道,转到那里的时候,一边讲课一边向后踹了一脚,看都不看,讲课也没中断,那神态,安然自若。 语文课上,我和同桌在高高的一排书后面玩小汽车,被老师发现了。走下讲台,他先去摘下同桌的眼镜,呱唧一个耳光,然后把眼镜戴回去。我在旁边看着,憋着笑。果然,他走过来用同样的程序把我处理了一遍…… 严酷的 初三班主任是位非常严肃又厉害的老师,一次上课发火,直接就踹前排两个人的桌子,把两个人挤在中间。我和同桌也在第一排,胆战心惊——平常我们也经常玩个小把戏什么的。又有一次生气,直接把一个凳子放倒跺了,拿起腿就打……多亏我还算很老实的,成绩又不错,他不会对我下毒手的 🙂 说实话,我比较尊重这位老师。 冤枉的 自古一来,老实人就是被人冤枉的多。一年级的时候大家一起去河里滑冰,回来说是我带头去的,我被罚在教室里站了好久,最后用黑板擦打手,才放我走。 初二的时候,课间和一个同学去一处正在装修的房子玩,突然窗户里跳出一个身材魁梧的家伙,二话不说就猛揍我俩一顿。这次可没那个语文老师那么温柔,差点把我的眼镜扇掉。原来是教训我们,别再使坏,往新房子里撒尿了……我的天啊,我可是好孩子啊,初到贵地,就这么对我?后来,他成了我的物理老师,我也就原谅他了。 变态的 小学三年级左右的时候,老师经常罚那些打瞌睡的额头支个笔趴在那——得使劲抬头,不然扎得疼,又不能太使劲,笔不能倒。那可是费神啊。 五年级,语文老师是个很有创造力的人。有个酷刑叫“看飞机”。站直了,使劲抬头,脸冲天,要跟地面平行。有飞机的时候抬头看看没什么,不过总这么抬着可不行。大家可以去试试,不一会脸就憋得通红。 他还有一招叫“看报纸”,背朝墙站,离开合适距离,向后弯腰,以头顶墙,双手上举,作看报纸状,或者真给你一张报纸看……你哪天无聊的慌,就这么看一会报纸吧,学习、锻炼两不误! 你的老师有哪些妙招呢?不妨写出来分享一下,哈哈。 看看大家的智慧集锦: http://www.yotie.com/question/224.html
-
朱国城老师
这是大学时教我微积分的老师。朱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名声在外,同级另一个专业的学生慢慢地都跑过来蹭朱老师的课,他们的老师只好收摊。第二个学期,两个系的学生都被安排在朱老师的课堂,换了一个大教室。 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吧,似乎。说是就我们最后一年了,不过我大三的时候,看到他还在授课。好老师越来越少,没办法啊。年纪大了,但是仍然非常有风度,也就是“帅”。我们就经常讨论,朱老师年轻的时候,一定是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迷倒一片女生的。后来有人竟然从网上翻出老师的一张证件照,稍微年轻一点的,果然是很帅。 在讲到微分的时候,朱老师教我们男生,你要夸奖一个女生头发光滑漂亮,一定要形象生动一点,说你的头发可以无限次微分啊。大家哄堂大笑,朱老师就是这么风趣,可以想象年轻的时候是多么有魅力 🙂 一次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朱老师还自曝,他是什么合唱团的低音部部长…… 大一的时候我做班长,至少数学课是一直没缺过。可是大一快没的时候,有一天我早上办了点事,一看,迟到了,心里想,走进去多不爽,干脆不去了(北大现在的形势就是我的态度)。可是就是这唯一缺课的一次,朱老师正好想给同学们针对期末考试来一次答疑。课堂里因为不确定在哪天答疑,吵得不可开交。朱老师大喝一声:班长呢?你确定个日期!唉……这么巧啊,同学们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在骗我呢。 朱老师这么大的年纪,这么高的威望,还主动去给同学们答疑。那天傍晚我去接他,带他到食堂吃饭,他还执意要用自己的卡打饭。后来答疑结束,天都黑了,我送他到车站,他说,你赶紧去自习吧,我自己等。当时我就想,这样一位令人喜欢和佩服的老师,恐怕以后就很少见面了,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后来跟一位女老师做大研,跟她谈到朱老师,她说她也知道,他们一起参加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她说,朱老师是个挺有意思的人。看,年纪这么大了,还是很吸引人 🙂 朱老师似乎是有糖尿病。有一次上课他忘记了带水杯,课间有同学去给他买水,他说不喝甜的。后来我一位同学住院,我去看望,他说朱老师也在医院。我没拿东西就去看朱老师,可惜护士告诉我他刚走。当时也是忙,现在想起来真是遗憾…… 再后来,我就离开科大了。关于朱老师,我就记得这么几件事。我再回合肥的时候,肯定要去看望他的啊。祝愿朱老师身体健康!
-
Skyrails
看到这个标题你一定想到Ruby on Rails. 事实上Skyrails和它一点关系都没有。看一下Skyrails Blog里的说法: Skyrails was originally aimed for social network visualisation. Then I realised it can also draw any (reasonably sized) graph interactively. 这似乎是一个本科生的course project,在国外,课程作业也会出现很多这样让你惊叹的作品。当然了,Skyrails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很实际的作用,不过它确实可以以3D方式清楚地展示一些网络结构,social network也不例外,只不过节点是用户,边是用户之间的关系。 下载回来后解压,打开first.exe,Skyrails就启动了。左下角有一排图标,鼠标悬浮时会出来提示。打开一个project,鼠标按下,拖拽,配合wasdq这些按键,就可以在网络中穿行了…… 由于没有文档,你只能由scripts文件夹中的例子来猜测怎么使用它的脚本语言。prelude.van是程序启动就加载的,由它来初始化那些菜单(左下角的图标),我可不想看它……当然要找个简单的来看,自己多多摸索。 简单的例子: 打开Skyrails,按下Tag键上方的`键,呼出console(打CS的朋友们感到亲切吧?)。顺次输入下面三条语句,输入每一条后回车: A — loves -> B; B — loves -> C; C — loves -> A; 一个三角恋的关系就呈现在屏幕上了,是吧?再按一次`键,隐藏console,然后利用控制键变换方位观察一下这个network——没什么好观察的,三角恋而已。关系可以更复杂,节点可以更多。节点和边的样式都可以自定义。 当然也可以把语句写成一个脚本,然后使用语句 loadfile “scripts/myscript.van” 来载入(假设脚本放在scripts目录中)。 下面是我根据友贴的数据做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关系: 图可视化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东西,也许它将来真的会变得很实用。至少,作者的3D引擎是不错的,另外程序的扩展性(脚本支持)也是一大优点。
-
拼音输入——从google到sogou
前阵子,Google拼音输入法自动升级到了1.0.23.40这个版本,有一个改动令我非常厌烦:在词组已经上屏的情况下,继续输入仍然会根据之前的词组联想。临时调整词频使得我经常打错字,不得不删除了重新打。再打的时候往往还会错,因为脑子里又存下了那个临时的词频顺序…… 本来,我是用五笔输入法的。在Google推出拼音输入法之后,我就很快过渡到了拼音输入。当时google拼音最吸引我的是词组的自动同步功能,不过现在搜狗也有类似的功能了,自然地,我就转向了搜狗的阵营。 很早就知道搜狗拼音了,不过那时候不想放弃五笔,又有一种对流氓的恐惧。不过从网上的反应来看,搜狗拼音还不错,水木上当初拼音版就是专为它开的。把搜狗拼音下载回来装上,很快就习惯了,最重要的是没有最新版Google拼音的“Feature”。从UI上来说,我并不喜欢搜狗的皮肤可定制。因为用户自定义的皮肤,绝对没有一个好的。Google的虽没有选择余地,但给人感觉比较舒服(人与人审美观不同,呵呵),不过这是小问题。 看,Google把我从五笔用户转化成了拼音用户,然后又把这个用户交给了搜狗。Google的新版是个bug吗?绝对不是,确实是个“Feature”。但是你不能太simple了,强制地把这个feature推给我,我只好跑路了。这个使我联想到了那篇Java回忆录。 搜狗酷字还有它内置的那几个字符表情,看似没用,但实际上却对它的营销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两个东西都是上不了正式场合的,但是在聊天、灌水的时候却显得挺酷的。别人一看见就会问,哎,为什么最近经常见这样的表情呢?答曰:连这都不会?╭∩╮(︶︿︶)╭∩╮鄙视你! 给Gtalk上的一个大学同学(我问了一下,正在使用google拼音)演示了一把酷字和“o(∩_∩)o”之类的表情,他马上就去下了个回来装了。过了一会,Gtalk上冒出一句话:“bsn”. 太糗了,输完bsn,应该空格才对!好几个人都这样被我转化成了搜狗用户。 嗯,技术重要,营销也很重要。我这样的用户也许是少数,不过我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
如何判断Firebug的存在?
前几天Gmail更新,会判断你是否启用了Firebug,如果启用则警告“Firebug会使Gmail变慢”。有人在网上问是怎么判断安装了Firebug的? 我看了一下Gmail的JS代码,似乎是这么一个判断语句: Boolean(window.console && window.console.firebug) 如果你安装了Firebug并启用,那么这条语句的结果是布尔值”true”. window.console是Firebug给window对象扩展的一个Object属性。打开Firebug,在Console中输入”window.console”并回车,则会显示:Object firebug=1.05 而window.console.firebug是Firebug的版本号。大家可以自己在Firebug里试一下,或者自己写一个测试页面。
-
过期域名抢注的一点经验
10月中旬的时候,我注意到qingbo.net这个域名已经过期两个月了,于是赶紧上网查域名的过期、删除策略,以及如何抢注。按查到的资料,.net的域名应该在75天后删除,不过我看了一下当天删除的域名,并不都是过了75天。于是就隔几天去查一次域名删除列表,在pool搜一下qingbo,如果5天内删除的域名包含这个关键字,它就会列出来。 终于在这个11月1号的时候,我看到了qingbo.net将要在4号删除,查whois也显示status已经变成pendingDelete. 按规律,应该是北京时间5号凌晨,于是我就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打算那天晚上熬夜把这个域名抢到手 🙂 可是在水木上问了一下,马上被泼了冷水,个人抢域名基本上是徒劳……于是我就查了几个前几天过期的域名,全都被注册了,一个不剩,而且我查的都是拼音的,注册公司都是国外的几家抢注者。这些怪物,不管什么域名都往肚子里吞。 怎么办怎么办?snapnames预定似乎至少是60刀,我可不想花这么多钱抢一个破域名。后来看到godaddy上也有backorder的服务,才不到两个域名的价格,嗯,就它了。如果抢到,就当是早注册了一年吧 🙂 至少我可以安心睡觉不用熬夜了。不过据说godaddy抢注的成功率不高。 抢注失败 5号早上打开信箱就看到godaddy发来的邮件:capture unsuccessful! 嗯,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查了一下whois,是一个allearthdomains.com在snapnames注了,看名头就不一样,果然是专业。浏览器输入qingbo.net,到了一个domain parking网页。 在godaddy的控制面板里有一个提示: 嗯,一来老外不懂这个域名有什么含义,二来这个域名没有PR,也没有流量,估计几天之后那个家伙就会放弃的。去snapnames上一查,这个域名正在拍卖,三天时间……我忍。 第二次,到手 8号,snapnames的拍卖结束了。晚上的时候查whois,发现registrar已经是godaddy了: Domain Name: QINGBO.NET Registrar: GODADDY.COM, INC. Whois Server: whois.godaddy.com Referral URL: http://registrar.godaddy.com Name Server: No nameserver Status: ok Updated Date: 08-nov-2007 Creation Date: 08-nov-2007 Expiration Date: 08-nov-2008 在godaddy的控制面板中,状态成了”public backorder capture in progress”。 9号下午3点,打开控制面板,状态依旧。不过尝试了一下Add Monitoring,发现我有100个credit,不知道是注册就给,还是购买了backorder给的。随意添加了几个监视,刷新一看,Backorders and Monitorings里竟然没有了qingbo.net,赶紧到All my domains里查看,哇哈哈,是我的就是我的,它已经在那里了!查whois,里面有了我的信息。…
-
Gmail最近的变化
我的Gmail帐户不被Google看好,IMAP功能来得很晚,幸好我不需要这个功能——我觉得邮件放在网上挺好的。后来马上Gmail又有了新的改动,我直到昨天才用上新版本。 后来这一次更新,最大的改动应该是联系人管理系统的改进,不过对我个人来说,用处不是很大。另外不管你想不想要,standard界面上都必须有GTalk的Gadget,唯一可以做的事turn off. 用户体验的一个大的提升,是它在打开inbox的邮件列表的时候,预先加载了所有这些邮件的内容,在点击一个邮件查看的时候,不需要再到服务器上Fetch了,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延迟几乎为零),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 无论是邮件中还是在网页版GTalk上,光标在某Gmail邮件地址上悬浮时,显示的小窗口都具有了更丰富的信息,并且更美观了。以前的邮件头部,光标悬浮时最多会有一个头像,而现在可以直接发邮件、聊天、改名、改头像……真是太方便了。 另外如果你安装了Firebug并且启用,Gmail会检测到并给出明显的提示,真是够贴心的,我赶紧去把我的Firebug对Gmail禁用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Gmail近期曾经有段时间改了它的Title和logo. Title从Gmail改为Google Mail,而logo也相应地改为这个: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Gmail”在许多国家被注册了的原因,不过几天之后这两个改动都撤消了。在Gmail新版本推出后,页面title又加上了用户的邮件地址。
-
Prototype 1.6, script.aculo.us 1.8
今天打开Google Reader,发现prototype和script.aculo.us的blog各有一条更新,同时告诉大家:Prototype 1.6.0 & script.aculo.us 1.8.0都是final了! 对于Prototype,我比较期待它的DOM Builder。而对于script.aculo.us,以前曾经试过用它的InplaceEditor,然而它的设计是在是不怎么样,尤其是你想处理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后再显示(或者报错,取消)的话。在1.8.0里,说是完全重写了这个InplaceEditor,希望会有较大改进。 另外似乎script.aculo.us的1.x系列到此就feature freeze了,让我们期待2.0吧! 不多说了,赶紧去升级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
-
标签(tag)真的那么重要吗?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官方blog”已成为Web 2.0网站的标配。而标签似乎从来就是Web 2.0网站的标配之一。这几天跟不止一个人讨论了关于标签的问题,我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首先说明,我现在对tag不怎么感兴趣,尽管我在这篇文章里加了tag,也是因为WordPress 2.3内置了tag系统,看到那里有个input,强迫症使然。 我最初使用tag这东西似乎是在用delicious的时候吧。它的标签系统做得不错,可以自动补全,还有Yahoo!的推荐系统,贴起标签来比较方便。后来就发现几乎所有的Web 2.0网站都有tag,包括图片分享、blog等等。许多都有酷酷的tag cloud,啊,真是2.0!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tag真是好东西,就好像现在看iPhone的心理。于是见到有的网站没有tag系统,心里就想,都什么时代了,还这么老土,连tag都不支持,一点不geek,一点不professional,一点不2.0!自己建一个blog网站,也要用插件实现tagging(那时的WordPress没有内置tag系统),再放个tag cloud,显得咱这么有技术含量,倍儿有面子。 然而到最后冷静下来想,在添加tag后我几乎没有用过它们。仅有的几次是在delicious上查一下曾经收藏过、有点印象却又记不清的一个网页,先想想当时打了什么标签,再打开这个标签看有没有,标签下内容多的时候还要翻页。 Tag之优势 有一天跟Hexy讨论这个问题,她说,在看到一个陌生人的页面时,tag列表(或者tag cloud)可以帮助你了解他(或他的关注点)。嗯,这是一个作用。不过在没有tag cloud的情况下,稍微浏览一下这个人的内容也可以大致上对他的喜好有个了解。不管怎么样,tag至少可以加速对人的了解。 另一天在水木上我又鼓吹我的tag无用论 🙂 有网友说,tag的主要作用在于搜索引擎优化。这个……有点道理。不过,搜索引擎可能会考虑你设定的网站关键字,也可能会重视你的页面title,或者<h1>之类的HTML标签(非标题中之标签)内容,但是,你输出个“Tag: SEO, 优化”,它会把这两个词作为重点吗?我想不会。除非你把它输出到meta中,不过目前搜索引擎对它也不是那么重视了。 Tag之无能为力 最初打标签的时候,是想着方便个人查找。然而内容越积越多,每个标签下的条目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初衷就不能实现了,你最终还得使用站内搜索,或者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 最近出来一个Jiglu,用来给你自动分析tag,省去你亲自加tag之烦恼: Jiglu plugs into your site to automatically create intelligent tags and links for your web content. This means that people can dive straight in and read what they want – your most popular…